|
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下降据海关统计,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1689.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8%,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总值的7.4%。 一、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的主要特点 (一)近期进口值波动明显,10月同比环比均大幅下降。经广东口岸的消费品月度进口值前7个月基本在165亿元至185亿元区间小幅波动,8月大幅下降至151.7亿元后,9月又攀升至年内高点204.2亿元,10月进口值再次回落至160.1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大幅下降11%和21.6%(下图)。 (二)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占主导地位,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逆势增长。1-10月,经广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消费品1290亿元,下降10%,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总值的76.3%;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223.8亿元,逆势增长5.2%,占13.2%;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51.3亿元,下降7.2%,占9%。 (三)欧盟是消费品进口的最大来源地,自东盟和美国进口逆势增长,自日本进口降幅较大。1-10月,经广东口岸自欧盟进口消费品616亿元,下降14.5%;自东盟和美国分别进口242.2亿元和232.8亿元,分别增长14.1%和4%;自日本进口128.4亿元,大幅下降22.7%,以上4者进口值合计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总值的72.2%。。 (四)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所占比重近6成,国有企业进口明显下降。1-10月,外商投资企业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997.7亿元,下降2.6%,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总值的59%;私营企业进口505亿元,下降5.2%,占29.9%;国有企业进口178.2亿元,大幅下降33.2%,占10.5%。 (五)交通运输类商品进口大幅下降逾2成,食品烟酒类商品进口逆势增长。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交通运输类商品592.6亿元,大幅下降22.9%,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总值的35.1%,其中进口汽车588.7亿元,大幅下降23.1%;同期,进口食品烟酒类商品555.5亿元,增长10.7%,占32.9%(下表)。 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主要消费品统计表
二、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有所下降。去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2%[1],今年1-10月增速下滑至10.6%[2];其中广东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1.9%[3],今年1-10月增速下滑至10.1%[4],显示消费需求不足。同时,今年10月份“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同比下降2.32至81.83,环比下降0.57[5],显示消费者信心持续下降。随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回落,国内市场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有所放缓。 (二)国内汽车库存高企导致进口汽车大幅减少是进口消费品下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的汽车市场开始呈现保有量饱和、利润下滑、竞争加剧、限购限行等局面,再加上租赁市场蓬勃发展、居民个人购车意愿有所下降,今年进口车市场正在进入调整期。根据进口车联席会统计,9月进口车销售8.36万辆,同比下滑18.8%,1-9月累计销售辆同比下滑22.4%,终端销售情况不容乐观。9月进口车行业库存深度为4.89个月, “去库存”对进口车来说是一大难题经销商[6]。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15年10月份库存预警指数为54.1%,比上月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警戒线以上[7]。市场销量不振以及库存高企,经销商放缓了汽车进口步伐。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小轿车及越野车588.7亿元,下降34.8%,直接拉低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总值下降13.5个百分点,是同期消费品进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